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科考试大纲

2025-05-02 0 3,586

一、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高考”)语文科考试是针对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语文科成绩,结合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综合评价,按招生计划择优录取。高考语文科考试旨在评估考生在语言知识、语言表达、文化素养、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等方面的水平,确保考试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语文科考试遵循《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要求,注重考查考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考试内容以真实语境为基础,强调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选拔具有较高语文综合能力的考生。

二、考试目标

高考语文科考试旨在考查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语文基础知识,能够在具体语境中准确、规范、得体地使用语言。
  2. 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阅读和写作,展现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3. 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能够进行审美鉴赏并创作具有审美价值的文本。
  4.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够用语文表达文化内涵。
  5. 综合应用能力:在实际问题中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根据《课标》和近年高考语文考试的实际情况,2025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知识与运用

1. 字词知识

  • 内容
    • 汉字的音、形、义;
    • 常用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 成语、熟语的正确使用;
    • 标点符号的规范使用。
  • 要求
    • 准确识记汉字的读音、字形和意义;
    • 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 正确使用成语和熟语,避免望文生义;
    • 规范使用标点符号,符合文章表达需求。

2. 语法与修辞

  • 内容
    • 句子的结构:主谓宾、定状补;
    • 常见句式: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反问等;
    • 病句类型: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逻辑错误等。
  • 要求
    • 掌握句子结构和句式特点;
    • 能够识别和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 识别和修改病句,确保语言表达准确。

3. 语言表达

  • 内容
    • 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抒情;
    • 语言风格:简明、连贯、得体、准确;
    • 信息整合:概括、提炼、转换。
  • 要求
    • 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 语言表达简洁明了、逻辑清晰;
    • 能够提炼文本信息,进行准确表达。

(二)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是高考语文的核心部分,分为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考查考生对文本的理解、分析和评价能力。

1. 现代文阅读

  • 内容
    • 论述类文本:社科类文章、时评、学术论文摘要;
    • 文学类文本:小说、散文;
    • 实用类文本:新闻、报告、书信、广告。
  • 题型
    • 选择题:主旨大意、细节理解、推理判断、语言分析;
    • 简答题:概括内容、分析结构、评价观点。
  • 要求
    • 理解文本的主旨和关键信息;
    • 分析文本的结构、逻辑和语言特点;
    • 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和写作意图;
    • 结合语境推断词语或句子的含义。

2. 古诗文阅读

  • 内容
    • 文言文:历史传记、论说文、记叙文;
    • 古诗:唐诗、宋词、元曲等;
    • 古文基础知识:常见实词、虚词、句式。
  • 题型
    • 选择题:实词、虚词、句式、内容理解;
    • 翻译题:文言文句子翻译;
    • 简答题:分析主旨、艺术手法、思想感情。
  • 要求
    • 掌握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 准确翻译文言句子,注重信、达、雅;
    • 理解古诗文的主旨、情感和艺术特色;
    • 结合文化背景分析文本的内涵。

(三)写作

写作部分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和文化素养,分为实用类写作和文学类写作。

  • 内容
    • 实用类写作:书信、演讲稿、倡议书、通知;
    • 文学类写作:议论文、记叙文;
    • 命题形式:命题作文、材料作文、情境作文。
  • 要求
    • 内容充实,涵盖题目要求的所有要点;
    • 结构清晰,段落层次分明,逻辑严密;
    • 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具有感染力;
    • 体现文化素养,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或时代精神;
    • 字数要求:800-1000字。

(四)文化素养

高考语文考试注重考查考生的文化素养,包括: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节日、礼仪、经典文学、历史典故;
  • 革命文化:革命历史、红色经典;
  •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时代精神、核心价值观;
  • 跨文化理解:理解中外文化的异同,能够用语文表达文化内涵。

(五)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和写作题型,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 逻辑思维:分析文本的逻辑结构,推导隐含信息;
  • 批判性思维:评价文本的观点和论证,提出独立见解;
  • 创新思维:在写作中展现独特的视角和创意。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2025年高考语文科考试(新课标卷)预计延续近年来的试卷结构,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结构如下:

部分 题型 题量 分值 占比
现代文阅读 选择题、简答题 3-4篇 35分 23.3%
古诗文阅读 选择题、翻译、简答 3-4篇 34分 22.7%
语言知识与运用 选择题、填空题 5-6题 21分 14%
写作 作文 1题 60分 40%
总计 150分 100%

题型说明

  1.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1篇,约9分,选择题+简答题;
    • 文学类文本:1篇,约12分,选择题+简答题;
    • 实用类文本:1篇,约14分,选择题+简答题。
  2. 古诗文阅读
    • 文言文:1篇,约19分,选择题+翻译+简答题;
    • 古诗:1篇,约10分,选择题+简答题;
    • 古文默写:5-6句,约5分,填空题。
  3. 语言知识与运用
    • 字音字形、成语:3题,约9分,选择题;
    • 病句修改、语言表达:2-3题,约12分,选择题+填空题。
  4. 写作
    • 作文:1题,60分,命题作文或材料作文;
    • 要求:内容充实、结构清晰、语言优美。

五、附录

附录1:语文核心素养

  •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语言知识,准确表达;
  • 思维发展与提升:逻辑推理、批判性思维;
  • 审美鉴赏与创造:欣赏文学作品,创作审美文本;
  • 文化传承与理解:传承中华文化,理解多元文化。

附录2:古诗文必背篇目(部分示例)

根据《课标》要求,考生需掌握72篇必背古诗文,以下为部分篇目:

  • 古诗
    • 《静女》(《诗经》)
    • 《登高》(杜甫)
    •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 《声声慢》(李清照)
  • 文言文
    • 《劝学》(荀子)
    • 《出师表》(诸葛亮)
    • 《兰亭集序》(王羲之)
    • 《师说》(韩愈)

附录3:常见文言实词与虚词

  • 实词:乃、则、安、若、夫、然、而、之、乎、者、也、于、其;
  • 虚词:以、因、虽、然、而、乎、也。

六、备考建议

  1. 夯实基础
    • 背诵72篇必背古诗文,理解内容和艺术特色;
    • 掌握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用法;
    • 积累高频成语和文化常识。
  2. 阅读训练
    • 现代文:阅读社科类、文学类、实用类文本,提升主旨概括和逻辑分析能力;
    • 古诗文:练习文言文翻译和古诗鉴赏,注重文化背景理解。
  3. 写作提升
    • 练习不同类型作文(议论文、记叙文、应用文),注重论点明确、论证严密;
    • 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展现时代精神;
    • 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优美性。
  4. 综合练习
    • 使用历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熟悉题型和时间分配;
    • 注重答题规范,清晰书写解题思路。
  5. 时间管理
    • 阅读部分控制在70分钟以内,语言运用20分钟,作文60分钟;
    • 优先完成高分值题目,确保作文时间充足。

七、注意事项

  • 考试时间:历年高考语文科考试预计于6月7日上午进行,具体时间以教育部或各省市教育考试院通知为准。
  • 地区差异:部分省市(如江苏、浙江)可能采用自主命题,试卷结构和内容略有不同,考生需关注当地考试院发布的具体大纲。
  • 评分标准:作文评分注重内容、结构、语言,考生需避免偏题、套作和语言错误。
  • 答题规范:答案书写清晰,字迹工整,作文需写在指定区域。

所有资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勿做其他商业用途!

职学网 – 考试学习资源下载平台|职业资格·等级考试·学习资料一站式服务 考试资讯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科考试大纲 https://www.zhixueschool.cn/%e9%ab%98%e8%80%83%e8%af%ad%e6%96%87/

常见问题
  • 本站所有资源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所有,这里所提供资源均只能用于参考学习用,请勿直接商用。若由于商用引起版权纠纷,一切责任均由使用者承担。
查看详情
  • 最常见的情况是下载不完整: 可以刷新页面重新下载,等待全部下载完成后再进行解压。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